創新是一個企業煥發生機的良藥,是一個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作為化工企業工藝創新是不斷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客觀要求,影響著企業生產的物耗、能耗和效率。長期以來,恒通化工氯堿廠作為基礎化工產品生產廠,一直秉持低能耗、高效率、穩生產的原則,不斷進行小改小革,鼓勵工藝創新,獎懲并行,努力實現以最低成本生產出高產量和高品質的產品。
鹽泥二次洗滌。鹽泥作為氯堿化工行業的固體廢棄物,其綜合處理一直都是一項重大難題,由于鹽泥中有大量殘留氯根,直接排放對土地植被污染嚴重,堆放鹽泥的地方往往寸草不生,用于水泥生產又會影響水泥質量,前期氯堿廠根據實際情況,將鹽泥經過匯合收集后送入電廠焚燒爐做吸附硫或氮的載體,但經過長期使用發現此方法易導致煤炭的燃燒不充分,造成膨炭引起系統波動,出現停車的嚴重后果,得不償失。隨著國家節能減排要求的提高,鹽泥的無害化處理和利用已勢在必行, 面對此項巨大挑戰,氯堿廠提出鹽泥的二次洗滌工藝,經過前期鹽泥成分分析來看,通過對鹽泥進行二次加水洗滌,使鹽泥中氯化鈉再次溶解,溶解后的泥漿再次壓濾,含有氯化鈉成分的濾液回收化鹽,壓濾后的鹽泥濾餅氯化鈉含量大大降低,二次洗滌處理后的鹽泥,氯化鈉含量從10%左右降低到1.5%以下,符合達標排放要求,同時每年可回收氯化鈉上百噸,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
氯酸鹽的去除。離子膜法制堿工藝在電解過程中容易生成副產物氯酸鹽,特別是離子膜運行后期,膜選擇性下降,副反應大幅增加,造成出電槽鹽水中氯酸鹽含量遠遠超出正常指標,出電槽鹽水經過一系列處理再次回到鹽水工段循環使用,目前正常運行使用的脫氯酸鹽工藝存在脫除不徹底,耗費大量鹽酸和蒸汽,管道、法蘭易被介質腐蝕損壞,縮短了設備使用周期。針對此項工藝問題,結合近幾年藥劑法脫除氯酸鹽新工藝在氯堿行業的大力推廣,在不改變現有工藝的前提下,在氯酸鹽反應槽入口淡鹽水管道上加入藥劑,不用蒸汽和鹽酸,藥劑和淡鹽水中的氯酸鹽在反應槽中進行反應,出反應槽氯酸鹽含量可降至1g/ L以下。反應后的淡鹽水酸性較低,進入脫氯塔后不消耗燒堿。該技術工藝路線簡單,氯酸鹽分解率高,能夠根據淡鹽水中氯酸鹽含量高低,調整藥劑加入量,同時省去了蒸汽和鹽酸消耗;同時,由于不再加入鹽酸,也省去燒堿中和消耗。該過程不會產生二氧化氮爆炸性氣體,安全生產得到進一步保障。
樹脂塔延長再生周期。氯堿廠電解工段所用的食鹽水乃是經過螯合樹脂塔串聯處理過的二次鹽水,正常情況下是兩塔在線運行,一塔離線再生,再生周期為24小時,同時消耗大量鹽酸、燒堿和純水并產生大量廢水,容易造成生產系統水不平衡,不滿足綠色化生產要求。螯合樹脂塔再生作為鹽水二次精制的重要步驟,其再生頻率直接決定了燒堿生產系統廢水的排放量。通過改進螯合樹脂塔前的鹽水處理工藝和裝置,在一次鹽水工序增加一套自動加藥裝置,同時增加在線pH分析計及藥劑在線分析儀,進行穩定的控制,通過添加配方藥劑的技術,使一次粗鹽水中游離的鈣鎂離子與之深度反應,形成溶解度極低的沉積物,再通過后處理膜過濾,進一步降低鈣鎂離子的總含量,使一次鹽水質量得到較大的改善,得到螯合樹脂所需的工藝要求,相應的延長螯合樹脂塔再生周期。通過精確控制和正確使用藥劑量,能夠實現加藥劑后的電解槽槽壓與之前的電解槽槽壓基本保持一致,無明顯增加上漲;通過延長樹脂塔再生周期實現降低各種物料消耗及減少廢水排放,從而節約由各種物料消耗帶來的經濟損失和排放廢水帶來的處理費用,優化了水平衡,增加了鹵水使用比例,降低了原鹽采購成本,其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可觀,符合節能環保,低碳經濟發展趨勢。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的雙豐收。(文/圖 馬 龍)